|
||||||||||||||
專題|腦機協作,成為“未來智能人”——訪大數據專家涂子沛 | ||||
![]() |
||||
發布時間: 23-04-27 11:31:34am 文章來源: 《企業家》 雜志 | ||||
文丨楊杜
專題·從ChatGPT看新商機 近期ChatGPT火出了圈,涂子沛作為大數據專家、科技作家,在第一時間對ChatGPT等人工智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!镀髽I家》雜志記者就如何將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與人腦進行協同等問題對涂子沛先生進行了訪談。 01 會寫作的行業大腦 《企業家》:您怎么看ChatGPT?相信它的出現將帶來一場深刻的生產力變革,企業或企業家應該怎么正確理解和運用這項新技術? 涂子沛:ChatGPT像2016年的AlphaGo一樣,引起了關注和轟動,推動了大眾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啟蒙。簡單地說,AlphaGo會下棋,而且下贏了世界冠軍。ChatGPT會聊天、寫作,而且寫得像模像樣,如果你指出不滿意的地方,它還會不斷修正,就像一個知識助理。 下棋只是表現了機器具備了智能,但下棋本身除了娛樂競技之外,很難帶來企業級的應用。而聊天、寫作則不同,幾乎與每個人相關:學生需要寫作文、教授需要寫論文,調查研究、寫報告、寫總結、提出計劃和創意,都是寫作范疇,所以市場前景非常巨大。我預計,未來會出現以行業細分為類別的ChatGPT,將給各個行業的各種組織、企業和個人提供服務,幫助他們“寫作”,這就相當于每個行業都有了一個行業大腦,每個人都可以從這個行業大腦中獲得支持。這將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創意空間,減少一些重復性的勞動,在很多崗位引發一場效率革命,一些服務業也會呈現新面貌,例如智能客服、搜索引擎等。據我了解,目前美國已經有一半的企業開始使用類似于ChatGPT的服務。 02 建設個性化的第二大腦 《企業家》:在ChatGPT火爆之前您就提出了第二大腦這個概念,那么ChatGPT與第二大腦有什么關聯?如何平衡與人腦的關系? 涂子沛:ChatGPT可以憑借強大的算法與龐大數據庫的優勢,給提問者一個優質的答案,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,但細究內里就會發現,它給出的其實是一個通用的答案。也就是說,有30個人在同樣的時間用同樣的方式使用它,那么,這30個人都將獲得同樣的信息。誠然,獲得的這些信息搜索結果可以幫助你思考、搜集資料,為你節省時間,但你卻無法擁有這份答案的版權,是不能公開發表的,你甚至不知道這些信息的來源是否真實可靠,只能作為參考,F有的ChatGPT正在為人類創建一個通用的“云腦”, 但它無法提供更私人、更精細、更個性化的服務。也就是說我們還不能將需要思考和創新的工作交付給ChatGPT,目前它還擔當不起。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完全屬于個人的人工智能大腦。我提出一個不同于且超前于ChatGPT的方向,那就是要建設個體的、人的第二大腦。工程師可以開發出更好的算法,但我們每個人必須構建好自己的數據庫,工程師的努力才會有意義。在人工智能時代,我們必須通過各種各樣的記錄來完成數字記憶體的搭建,這是我們享用個性化人工智能的基礎——正是我寫《第二大腦》這本書重點闡述的內容。第二大腦是數字記憶體和人工智能算法兩者的結合體。當我們擁有不同的第二大腦,里面有每個人不同的數據,這樣,即使使用相同的算法,也能創造出新的、不同的結果。一直堅持記錄的人,最后會得到一個更好的屬于自己的AI助手。第二大腦可視為人腦外的一個匹配、補充、延伸,第二大腦與人的大腦之間的關系,就像望遠鏡與眼睛,話筒、電話與嘴巴,各種工具與雙手……這是人本身的一場革命,這場革命必將提高人的思考能力、工作效率、決策質量以及創新速度,也必將顛覆傳統的思維方式、工作習慣。 《企業家》: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興起,給一些人帶來了恐慌,有人害怕自己會被人工智能取代。這種焦慮有必要嗎?我們應該如何科學運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? 涂子沛:我們應該相信每項新技術的出現將推動人類進步而不是取代,認為人工智能會取代人,那是過于神話了人工智能。人工智能只是一種工具,旨在輔助和減輕人的工作量、提升工作效率。人工智能的功能即使再強大,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。真正能起替代效應的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人,被淘汰的是那些不懂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。對于ChatGPT,我認為正確的態度是擁抱、善用,并充分認識到這些技術不是取代人類。未來一定是充滿不確定性的,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我們要在內心永遠保持一份快樂生活的定力。 03 打造新時代的“智能增強人” 《企業家》: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大的紅利,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,應該怎樣理解您提出的智能增強人概念?如何利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幫助員工成為智能增強人? 涂子沛:哲學家馬歇爾·麥克盧漢曾說過,所有技術都是人的延伸。例如,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、汽車是雙腳的延伸、飛機是翅膀的延伸。從哲學意識上來說,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、殘缺的,要依賴于后天的補足。怎么補足?要靠工具和技術。我認為,大腦也是這樣。我們現在要給它發明一個延伸體——第二大腦。 擁有了第二大腦、掌握了腦機協作方法的人,無論他是工程師、程序員、作家、藝術家、律師,他的工作效率會比普通人高十倍,甚至百倍,我稱其為新時代的“智能增強人”。簡單地說,“智能增強人”就是掌握了腦機協作工具和方法的人。我給大家推薦Logseq這款知識管理工具,它是我構建第二大腦的主要工具。我寫作《大數據》用了8個月時間,而現在,利用這個工具我只用了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《第二大腦》這本書的寫作。我相信,如果我的第二大腦和ChatGPT這樣的工具融合在一起,可能只需要三周的時間就能夠出版一本新書。 《企業家》:您是否試用了ChatGPT,有什么感受?在運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時容易有什么誤區、障礙?如何避免? 涂子沛:ChatGPT我用過好多次,主要用它來激活記憶和提供靈感。例如最近,我收到朋友跨洋給我快遞的禮物,于是我跟ChatGPT說,請給我寫一封400字的感謝信,然后我又跟它解釋說,這是我兄弟般的好友,給我送來一箱白酒,能否給我寫首李白風格的詩歌,它都寫出來了。如果我把這封信、這首詩原封不動地發給朋友,顯然是不合適的,因為有些語句是幼稚的、不符合情境的,甚至是別扭的。這就是問題——人機智能目前無法全面理解問題的背景,當背景越復雜,它就越難理解。在我們可預見的將來,人工智能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要費老大勁給它解釋清楚,可能不如我擼起袖子自己干。但我也確實從里面選用了幾句話,用在我寫給朋友的信里。如果不用ChatGPT提供幫助,這幾句話我可能一時半會想不到。我覺得這就是ChatGPT最好的用法: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兩相結合,也就是腦機協作,這樣最高效。 04 前進不停,創新不止 《企業家》:ChatGPT等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是什么?請您展望一下有人工智能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的? 涂子沛:人工智能還有很多挑戰,比如剛剛說到背景和情境。背景和情境越復雜的工作,人工智能越難完成。例如,你很難想象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一場談判,因為這涉及大量的交流、反復和妥協,其中還有語氣、表情,其復雜程度對目前的人工智能來說是無法想象的。人工智能也很難跟人建立一種長期、親密的關系,因為它很難理解人的情緒以及情感的需要,所以智能陪護機器人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人工智能也無法單獨承擔責任,還有倫理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不斷完善。 涂子沛新書《第二大腦》,由中譯出版社出版發行。
|
||||
【關閉窗口】 |
中國企業聯合會、中國企業家協會 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17號 郵編:100048 中國企業聯合會信息工作部 技術支持 京ICP證 13027772號 |